时间:2020-04-13 点击:637 次 来源:土木工程学院 - 小 + 大
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简介
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成立于2004年,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2名,其中教授1名,副教授5名,讲师5名,硕士6名,博士2名(在读),多名教师拥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、注册建造师、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证书,“双师型”教师达到85%以上。
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下设建筑工程(本科)、建筑工程(专升本)、建筑工程技术专科3个专业。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主要承担的课程有《建筑结构》、《建筑构造与识图》、《建筑力学》、《结构力学》、《建筑施工技术》、《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》、《钢筋混凝土平法识图》、《建筑CAD》、《钢结构设计原理》、《BIM基础实训》、《装配式深化设计》等。本教研室所设专业旨在培养不同层次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,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;掌握专业学科必需的基础理论和过程知识,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、工程管理理论和相关经济理论水平,并具有施工管理专业知识和施工管理业务相关的法律、法规知识,获得必要的工程师基本训练,具有实践能力,面向建筑行业的建筑工程职业群(或技术领域),能够从事设计、施工和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、创新创业型的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全体教研室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、教学改革项目建设、技能大赛,近年来承担省级项目2项,市厅级项目4项,院级项目6项,出版教材8部,发明专利2项,实用新型专利4项,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教师获得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多项大奖,其中国赛一等奖1项、国赛二等奖2项、国赛三等奖10项、省级三等奖以上15项。
工程测量技术教研室简介
工程测量技术教研室成立于2015年,2022年更名为测绘工程技术教研室。本教研室承担了测绘工程技术(四年制)、测绘工程技术(两年制)两个本科专业,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两个专科专业的教学任务。教研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团队,现有教师12人,其中教授1人,副教授3人,高级工程师2人,讲师6人,博士2人(在读1人),硕士4人,双师型教师6人。多位教师具有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证书、无人机驾驶证书,聘任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兼职教师6余人。
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是2022年设置的职业本科专业,培养面向国土测绘、智慧城市、自然资源管理、应急防灾、交通导航、环境保护等应用场景,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。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设置于2019 年,是一门融合测绘科学、地理信息系统(GIS)、遥感(RS)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等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型专业,旨在培养掌握空间数据采集、处理、分析、管理与应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设置于2021年,培养掌握航空摄影测量、遥感影像处理、三维实景建模等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。近年来,围绕行业需求、学科交叉和技术发展,整合测绘、地理信息、遥感、导航定位等核心领域,形成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。
近5年来,教学团队主持和参与完成了10余项厅级教科研项目,编学术论著及教材2部,建立省级精品课程2门,获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石油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,教师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科研成果20余项。
现有5个校内专业实训室,分别是工程测量实训室、精密工程测量实训室、数字测图实训室、摄影测量与遥感实训室、地理信息技术实训室,同时在校外建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。目前,在校生800余人,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、土木工程行业输送了近3000名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建筑工程材料教研室简介
建筑工程材料教研室隶属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,其前身是1958年国家重工业部建立的永登建筑材料工业学校;此后经历了永登建筑材料工业学校、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、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共四个阶段的发展。
教研室现有12名专职教师,其中副教授4名,讲师6名,助理讲师2名;其中全日制硕士学历4人,本科学历8人(其中2人全日制定向硕士在读);校内兼职教师4人,其中教授1人,副教授3人;企业兼职专家4人;
教研室成员五年以来发表核心论文2篇,其他教科研论文20余篇,出版教材4部,发明专利10项;承担厅级科研项目5项、校级2项,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4项、省级5项;指导学生获得“金相大赛”“成图大赛”“挑战杯”“三创比赛”等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,二等奖5项,三等3项,省级奖项18项;获得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赛三等奖一项。
教研室承担材料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检测技术2个高职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。自1958年以来,历经几代建材人的深耕积累,为水泥等建筑材料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,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。2019年以来,材料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专业培养专科毕业生232名。
教研室和中国建材集团、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、安徽海螺集团、西北永新集团、中材甘肃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大型建材类央企、国企、民营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,毕业生每年100%就业。
建设工程管理教研室简介
建设工程管理教研室前身于2001年组建的城镇建设与管理专业教研室,2016年正式更名为建设工程管理教研室。工程管理专业教研室承担建设工程管理专业、工程造价两个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。现有教师12人专任教师,教授1人、副教授5人,博士1人、硕士5人,9人取得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、建造师、监理工程师、结构工程师等执业资格,“双师”型教师100%。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面向石油化工、有色冶金、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,培养具备工程项目管理、工程造价、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、熟悉行业特点、能够胜任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智能化、信息化特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本专业坚持重基础、宽口径的教学模式,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建设需要,服务于“一带一路”、“西部迁徒计划”等国家战略的实施。近年来,先后承担了省级校级科研项、质量工程及校级校改项目等项目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。本教研室组建有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、校级创新团队1支。
目前,建筑工程管理教研室拥有BIM实训机房、创新创业实训室、VR实训室,配备广联达工程算量、工程计价和钢筋算量软件、PKPM设计软件、BIM建模软件、CAD制图软件等教学软件,为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相关课程的实训任务提供保障,施工仿真软件为项目管理课程、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提供软件和硬件支撑;建材实训室、工程测量实训室、土力学实训验室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要求。
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教研室简介
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教研室依托建筑工程专业群于2014年组建,作为水利类人才培养的核心平台,教研室整合高校、行业、企业资源,构建“教师教研共同体”,致力于推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。
教研室聚焦水工结构、水资源管理、水力学、水文地质等核心领域,开设《水力学》《土力学》《水工建筑物》《水利工程施工》《水工混凝土结构》《水利工程施工组织》《水利工程概预算》等课程,融合生态保护与工程实践,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教学团队共有7名教师,高级职称占比超30%,硕士学历教师占主导,“双师型”教师比例达100%,有2名教师持有注册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。聘请企业专家强化实践指导,形成“工程型”与“学术型”结合的师资结构。近5年来,教学团队主持和参与完成了10余项各级教科研项目,编写教材3部,在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在“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”荣获“三等奖”。学生在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摘得团体及个人奖项。
水利水电实训室总投资100万元。实训基地包括水利水电模型仿真和水力学实验两大部分。水电模型仿真主要用于开展水流运动状态、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原理、水库调度过程演示、水工建筑物构造、水电站发电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。水力学实验,主要用于开展“水力学”课程教学,主要包括水静力学实验、能量方程实验、毕托管测流速实验、雷诺实验、水头损失实验、水跃及堰流实验等,为“水工建筑物”、“水力学”、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”、“节水灌溉技术”、“水文与水能规划”等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保障,满足水利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。
版权所有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通讯地址:兰州市西固区山丹街1号 | 邮政编码:730060 | 电话:0931-7941096 | 邮箱:648682316@qq.com